清晨刷到DNF官网推送的瞬间,我握着手机的手顿了顿——"DNF90版本卢克副本限时回归"的标题像一把钥匙,突然打开了记忆的门。屏幕里熟悉的"卢克的实验室"图标闪着光,仿佛在喊我:"该打团了,老伙计。"
2017年的夏天,我刚上高二。教室后墙的黑板报还留着"高考倒计时",而我书包里藏着的《DNF攻略本》,页脚已经被翻得卷了边。那是90版本刚开的日子,"卢克团本"这四个字像颗炸弹,炸得整个班级的男生成天凑在一起讨论:"你会打光卢克的机制吗?""我昨天刷深渊出了万世肩,离B套又近一步!"
第一次打卢克团的晚上,我攥着攒了半个月的网费,蹲在学校门口的网吧里。电脑屏幕泛着蓝莹莹的光,我盯着"攻坚队频道"里的房间名,手指抖得连"申请入队"都点了三次。队友是隔壁班的阿杰和他的朋友,三个人凑了个"半开荒队"——阿杰玩红眼,我是剑魂,还有个穿圣物套的奶妈。进图前,奶妈打字:"我第一次奶团,别骂我。"阿杰回:"怕什么,我昨天炸了三次,现在闭着眼都能记住卢克的技能。"
结果我们还是炸了。光卢克的"太阳"机制,我没及时躲,被秒得只剩个残血;阿杰的大崩放早了,没打到破防后的BOSS;奶妈慌得连buff都加错了。四个人坐在电脑前,看着黑白屏幕笑出了声。阿杰拍着我的肩膀:"明天再试,我带包泡面给你。"
那之后的三个月,我们成了网吧的"固定班底"。每天放学,书包往椅子上一扔,先开电脑登游戏。阿杰的红眼终于凑齐了B套,我刷到了海伯伦的耳环,奶妈换了件粉装上衣。周末的团本,我们会提前半小时到,买好可乐和薯片,边等队友边聊:"你上次月考数学考了多少?""我妈说要是再考不及格,就把我电脑卖了。"然后在"攻坚成功"的提示音里,一起喊着"终于过了!",引来网吧老板的白眼。
那些日子里,魔岩石是比零花钱还珍贵的东西。我每天早上五点起床,去操场跑三圈,只为了赶在早读前刷一把深渊;阿杰把早餐钱省下来,买了个二手键盘,说"这样放技能更顺";奶妈攒了三个月的生活费,换了个新鼠标,因为"之前的鼠标总卡,加buff慢"。我们像守着宝藏的孩子,把每一个魔岩石都存进背包,看着"装备升级进度"一点点涨,比考试考了满分还开心。
2018年的冬天,我们终于通关了卢克Hard模式。那天雪下得很大,网吧的窗户上结了层薄冰。我们三个挤在电脑前,看着屏幕里"卢克·西岚"倒在地上,爆出来的海伯伦君主套闪着金光。阿杰掏出手机,拍了张合照——我举着键盘,他抱着鼠标,奶妈举着奶茶,背景是电脑屏幕里的"攻坚成功"。照片里的我们,脸上带着傻气的笑,鼻尖冻得通红,却比任何时候都耀眼。
后来呢?后来我们上了大学,阿杰去了外地,我换了新电脑,奶妈成了我们班第一个谈恋爱的人。卢克团本慢慢被遗忘,取而代之的是"漩涡"、"希洛克"。我们的聊天记录里,从"今天打团吗?"变成了"你最近实习怎么样?""我昨天面试过了。"
直到今天,我看着手机里的回归消息,突然想起了当年的阿杰。我翻出微信,给那个备注"红眼哥"的头像发了条消息:"卢克回归了,要不要打团?"十分钟后,他回:"等我,我现在下载游戏。"
晚上八点,我坐在家里的电脑前,看着"攻坚队频道"里的房间名,像当年一样,点了"申请入队"。房间里的队友,是阿杰的红眼,还有当年的奶妈——她现在玩了个奶萝,穿得比当年华丽多了。进图前,阿杰打字:"还是当年的阵容,这次别炸了。"奶妈回:"放心,我现在奶量能把你喂到满状态。"我笑着,手指按下了"里鬼剑术"的快捷键。
熟悉的BGM响起,卢克的实验室里,光暗切换的机制还是那么熟悉。我躲着"太阳",阿杰放着大崩,奶妈加着buff。当"攻坚成功"的提示音再次响起,我看着屏幕里的海伯伦装备,突然湿了眼眶。
原来,卢克从来不是一个副本。它是我们当年的热血,是我们一起度过的青春,是我们藏在游戏里的、最纯粹的快乐。当它回归的那一刻,不是副本重启,是我们的青春,在团本里,"活"过来了。
今晚,我要给阿杰发条消息:"明天再打团,我带泡面。"